長勝心態 - The long win

 

長勝心態

 

作者:凱絲·畢曉普 Cath Bishop

 

本書作者透過來自運動員以及外交官的經驗,侃侃而談對於「贏」的看法及背後的意義與影響。

 

為什麼獲勝未必是成功?

 

許多運動選手為了爭取奪牌的榮耀而選擇服用禁藥,後果不堪設想,至於那些靠自己實力贏得金牌的選手呢?很多都表示奪牌後有股無法填補的空虛,或是日後產生心理壓力,害怕下一次比賽的冠軍寶座會不保。

 

用更廣闊的角度來看,獲勝這件事情本身對於社會面臨的各種不確定及無法預知的挑戰並無幫助,就像打贏選仗的候選人無法靠一己之力解決氣候變遷加劇的問題。從小我們便被灌輸不能輸給別人的觀念,這會影響我們對他人的想法及信任,但社會需要的是彼此互助合作,共同創造美好,這讓「贏」成為了獲勝的陷阱。作者更用自身經驗告訴你,在競爭上與其保持想贏的心態,不如專注在表現的過程中,反而更有勝算。

 

再來,作者以社會上三個競爭意識較為明顯的面向來討論。

 

教育:小時候被教導如何定義成功,會影響我們餘生的心態和行為,學生時代的量化評量,凸顯成績優異的學生並無意識地排擠讓成績差的學生,然而未來的表現卻不一定會與成績呈正向關。

 

運動:除了前述提到奪金後感覺空虛外,作者認為拿到銀牌的選手心理狀態其實是最崩潰的,如果只有拿到金牌才代表成功,只拿到銀牌意味著你是所有失敗者中的第一名,相較於銅牌得獎者因為至少有獎牌而感到開心,三者的標準不同,感受也會有落差。因此,作者認為勝利必須與更有意義的事物有所交集,才能突顯它的意義。

 

企業:作者認為企業間應該以合作代替競爭,一起追求共同目標。經營的長期目標應該要更具意義,以改變世界為方向,捨棄KPI改為ESG,志在提升全體人類福祉並保護環境,要變得更好,而非更大。

 

 

長勝思維 3C

最後,作者找到了更好定義成功的方式,稱作「長勝思維」。有三個關鍵領域,簡稱3C,想清楚(Clarify)、持續學習(Constant learning)、建立連結(Connection)。

 

想清楚(Clarify):是什麼讓你每天早上起得了床?想從每一天得到什麼收穫?以一天為單位設定短期目標,並想清楚長期目標對生活的意義。找出生活中的為什麼,想清楚你生活的目的及使命。

 

持續學習(Constant learning):學習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效仿Amazon的「第一天」精神,並專注在做事的方式與態度,也別忘了時時反思、精進思考,在不斷變化的世界裡持續成長。

 

建立連結(Connection):主動與他人建立關係,擺脫一昧地比較,唯有透過連結,我們才能吸收不同的觀點與另類思維,激發出自己的潛能。

 

長勝思維重新定義了「贏」,扭轉了我們對事情的看法。贏不是一時,而是一生,或是就像綠角在推薦序裡說的,不是為了勝過他人而進步,而是為了讓自己更好而前進。





 

arrow
arrow

    AAfil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